在地基勘测中,测斜仪的使用需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,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设备的安全性。以下是测斜仪使用中的关键注意事项:
测斜管安装
垂直度控制:测斜管需垂直埋设,偏差角度应小于±1°,避免因倾斜导致数据失真。
埋设深度:根据工程需求确定埋深,确保测斜管底部进入稳定土层或岩层,避免受浅层扰动影响。
管体保护:埋设后需用中粗砂回填管周空隙,防止管体变形或断裂;顶部应设置保护盖,防止杂物进入。
环境适应性
地质条件:在软土、膨胀土等特殊地质中,需采取加固措施(如加装护管),防止测斜管变形。
温度影响:温度可能导致测斜管热胀冷缩,需选择耐温材料或采取补偿措施。
探头使用
探头校准:每次测量前需对测斜探头进行校准,确保灵敏度和精度符合要求。
探头保护:避免探头碰撞管壁或异物,测量时需缓慢移动,防止探头卡滞或损坏。
测量流程
测量方向:需沿测斜管正、反两个方向(A+、A-)测量,取平均值以消除误差。
测量间隔:根据工程需求确定测量频率(如每日、每周),并保持一致,便于数据对比分析。
深度标记:测量时需准确记录每个测点的深度,避免漏测或重复测量。
数据准确性
环境干扰:避免在强电磁干扰或振动环境下测量,防止数据失真。
重复测量:对关键测点可进行多次测量,取平均值以提高数据可靠性。
数据处理
异常值剔除:对明显偏离正常范围的数据需进行复测或剔除,避免误判。
趋势分析:结合历史数据和工程进度,分析倾斜变化趋势,判断地基稳定性。
日常维护
清洁保养:定期清理测斜管和探头,防止泥沙堵塞或腐蚀。
存储条件:探头需存放在干燥、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,避免受潮或损坏。
定期校准
校准周期:根据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,每6-12个月对测斜仪进行校准,确保精度。
校准机构:选择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校准,保留校准证书。
人员安全
防护措施:在基坑、边坡等危险区域作业时,需佩戴安全帽、安全带等防护装备。
现场警示:在测斜管周围设置警示标志,防止人员或机械破坏。
应急预案
设备故障:准备备用探头和测斜管,以便及时更换。
数据丢失:定期备份测量数据,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数据丢失。
问题 | 原因 | 解决方案 |
---|---|---|
测斜管倾斜或断裂 | 埋设不当、土体变形 | 重新埋设测斜管,加固管周土体 |
探头读数不稳定 | 探头故障、管内异物 | 校准或更换探头,清理管内异物 |
数据偏差较大 | 测量方向错误、温度影响 | 按规范重新测量,采取温度补偿 |
测斜仪是地基勘测中的重要工具,其使用需严格遵循技术规范,从设备安装、测量操作到数据处理,每个环节均需精细管理。通过科学的使用和维护,可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,为工程安全提供可靠保障。